智能電表的概念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就已經提出,當時靜止式電表才剛剛問世,但其價格高昂近被少量大型用戶使用。隨著遠程通訊電表的增加,開發新的量測系統以實現電表的數據管理及自動抄表已成為必然的趨勢。因而,電網計量逐漸向配電網自動化系統轉變。之后隨著電網技術以及網絡技術的進步,具有數據處理能力和數據存儲能力的靜止式電表能夠實現大批量生產,并且能做到成本低廉。進而實現了一般小型用戶都能使用,大大提高了電表智能化水平,而靜止式電表由于其價格低廉具有一定的智能性, 逐漸取代了傳統電表,早期的智能電表出現。
對于智能電表的定義國際上還沒有統一的概念,對于不同的國家可能有著不同的定義,這主要是由于各國家電網智能化發展程度不一,各國實際情況不同,對智能電表的定義也有所不同。